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

一部影集,就可以看出這背後的差異有多大!

每次看到優質的外國電影和戲劇的時候,都會感嘆台灣與國外居然如此地不同,但這次觀看紙牌屋所帶來的感嘆,可以說是嘆得最嚴重,而且最全面性!


紙牌屋的外景拍攝現場(美國馬里蘭州)

美國有一部新的電影或影集爆紅的時候,它所引起的效應和其他亞洲國家是非常不一樣的
大家也許從過去的經驗中想像得到的是:電視劇中的口頭禪會流行一陣子啊、模仿劇中人物穿著打扮、說話的樣子啊。這方面也許在美國也會,但不只如此,一個影集的背後,顯示出來的問題和差異居然如此巨大!接下來,我們就從政府的支持合作、影視生態和消費者的觀看習慣這三方面,來做一些說明:

一)地方政府的支持:
由於影視娛樂事業對於經濟和觀光所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大,美國從2002年開始,就各州政府就陸續提出了向影片製作公司邀請到該州拍攝影片、並提供稅賦減免的合作方案(詳細內容在另一篇文章:馬里蘭州政府對影視產業的補助檢討);由原本2002年時只有4個州參與、共計約100萬美金的稅金減免,到2010年時暴增至40幾州,總額高達14億美金的稅金補助。
由於州政府認為與影視公司合作,可以帶來就業機會及促進地方消費,因此競相爭取、追高合作價碼,製作公司在備受拉攏的情況下,也樂得遊走各州,貨比三家,來談的時候就秤斤論兩,不接受提高補助的時候就威脅出走,造成州政府的合作成本大增。另一個問題是,因為收視率爆紅的影集幾乎囊括所有的稅金補助,造成分配不均。根據2012年到2016年的估算,馬里蘭州提供6200萬美元的補助總額中,光是Netflix的『紙牌屋House of cards』和HBO的『副總統 VEEP』兩個影集的補助(在我的影片平台裡面都有完整收錄),就佔了96.5%的比例,其他的小製作公司則哭哈哈、長不大。
(摘錄自 馬里蘭州政府立法服務部分析報告:對製作公司之稅賦補助之評估)
這種情形終於導致了馬里蘭州政府(的立法服務部)在今年五月份是提出一份調查報告,分析檢討了目前對於影視製作公司所提供的補助方案是否為州政府帶來實質經濟成長的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報告寫得相當完整,分析方法和推論也很紮實,不但在結論中提出目前的方案對於州政府來說,並不是一項很好的投資、稅制不應和補助辦法掛鉤、州政府內各部門應該對補助評估工作、把關工作和訊息提供,負起應有的責任等等。在報告中,甚至以一種諷刺的口氣說,這些補助的款項,經過他們計算,如果拿來當地的樂透彩的話,預期報酬的平均都比目前辦法好賺6倍。
其實對我們來講,分析報告的結論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州政府身為一個公務機關,能夠有自我檢討的態度和技術分析的能力,這才是我在報告中所看到的。
好,現在把情況轉回台灣,想知道差異嗎?如果一個國家的地方政府,什麼分析都不會,只會搶著放煙火,你會覺得這是一個無腦的地方政府和公務體系,可是當你發現,煙火放得越兇的政府,民意支持度就越高的時候,才知道這無腦的根源其實是民眾。
從縣市議員、立法委員的出差報告,到縣市首長出國觀光式的考察報告,我們都不時地(Every now and then)會聽到這些報告都是胡謅亂寫,抄維基百科,要不就是寫幾句廢話了事,我告訴你,不會有事的,因為大家都這麼幹。
另一點我真正懷疑的時,在台灣的公務體系中,是否有真正的資訊分析的機構。好像從來就沒有人對選票估算、支持度調查以外的主題提出關心過,沒有智庫性的分析也就算了,另外弄出來的以下政府顧問名單,仍然離不開酬傭和豢養親信的性質。你問他要分析報告?他問你是不是吃錯藥...

二)影視產業生態:

類似像紙牌屋的題材,如果我們要對他們暢銷影集做出評價,首先要知道的前提是它是一部商業作品,娛樂性必然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就應該一部商業作品的角度來評價它,比方說:在劇中所提到到關於白宮與國會的法案通過流的內容,批評者說實際上的運作流程,要比劇中所演的要複雜得多,但我認為這無可厚非,因為就商業片商業片的標準來看,它的劇情(包含裡面許多灑狗血的劇情)都是為了它所要達到的商業目的,也就是創造娛樂感及收視率所服務的,不知道各位是否注意到影片一個細節,就是白宮的橢圓辦公室的門,它的門板厚度是一般室內門的好幾倍,相當這是考慮到國家元首的人身安全規格所設計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來龐大的製作團隊在包含場景的和方面執行功力。

另一點是演員的素質相當整齊,每一位看起來都像A咖,這是可以想見的,在美國競爭激烈的的影視環境中,能夠爭取到在這檔大戲裡面有演出的機會,無論在戲中出現的時間長短,由於製作團隊龐大的資源投入的壓力下,已經督促並保證每一個角色都必須要有完美的表現。你唯一可以看出演員大小咖之分的方法是,他(她)們在劇情上有需要的情況下,身體裸露的程度似乎有些不同。

諸如紙牌屋,或是許多其他的英美劇集,因為題材類型的寬廣,造成了資產資深演員能夠累積長期而厚實的演技,共同組合成一部高品質的作品。就以男主角凱文史賓瑟Kelvin Spencer為例,美國人喜歡將這類資深的戲精稱之為Scene chower,意思是『戲劇情境的咀嚼者』能夠把戲中的角色深入地揣摩、吃透,他在這次的演出再一次地成功爆紅,除了他自身的戲劇功力了得以外,更重要的是題材寬廣使得各年齡層的演員都能夠有表現的機會,畢竟戲如人生,而人生在每一個年齡階段都有它精彩而深刻的部分。

我們回過頭來看,不只是台灣,包含整個亞洲,戲路狹隘成幾個分類,什麼偶像劇啦,婆婆媽媽劇啦,導致資深的演員(其中包含幾個演技不錯的)一旦年齡漸長以後,戲路大減,在只看臉蛋的偶像劇中扮演甘草人物或是形象刻板的長輩。這些都還算好,大部分就直接沒戲可演。韓劇其實也屬於上述的這種生態問題中頗為嚴重的支流之一,我實在不了解韓劇何以會被某些人如此大力吹捧。至於台灣的本土劇,唉~~我沒有看過,所以我不清楚,聽說收視率還不錯.....

三)消費者的觀看習慣:
美國實在是很大,這大的意思並不是指它的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而是多元性,及商業的衍生性程度相當高,以下就以紙牌屋為例,說明一部連續劇能夠延伸出多少種不同的社群活動,以下就介紹三種:
1)Recap專欄:這和普遍在報章雜誌中所見到專欄一樣,就是目前上映中的TV series 電視連續劇所作的回顧說明(Recap是Recapture的簡寫,是回顧的意思)
這一類的文字稿和撰寫者的個人撰寫風格有很大的關係,因此在多元化的社會裡,每個人會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專欄作家所寫的Recap。
例A:媒體專欄中的作者,多采用各自的觀點,偶爾還會神來一筆....
(以下節錄自Entertainment Weekly 娛樂週報的Recap專欄 第一季 第一集)
...Speaking of Frank: Excluding a graphic, disturbing sex scene at the episode’s conclusion — note: if you’re on the phone with your dad when your married lover starts pulling down your underwear, hang up, for the love of God — the Majority Whip stays mostly on the sidelines in Chapter 7....

...說到法蘭克,除了令人臉紅心跳的性愛場面以外(還有女孩請注意,當妳正在和爸爸講電話,同時還有一位已婚情人在場的情況下,當他拉下妳的底褲時,拜託一下,看在上帝的份上,把電話掛了吧)這位大黨鞭在第七集大部分都出現在故事主軸以外的...


例B:儘管影集非常賣座,這些專欄作家所寫Recap仍然是語多批評,而且有時因為作家本身女性的身份,對於影集中一些小細節的觀點,也變得非常不同!
(以下摘錄自:Vulture影音網站的Recap專欄 第二季第9集)
House of Cards, in a nutshell: Everyone and everything is insignificant in comparison to the Underwoods. Longtime friendships, professional alliances, sexual dalliances, you name it — they’ll get tossed onto the Metro tracks the second they come between Frank and Claire, or between the Underwoods and what they want. Because Adam is a little slow on the uptake, Claire spells it out for him: “I will bury you.” Sure, there might not be a baby inside Adam that Claire could let wither and die, but girl will do the next best thing!
紙牌屋,簡單來講,就是劇情所有人和所有事和Underwood夫婦(主角)比起來都不重要,長久以來的友誼、工作上的夥伴、性愛上的調情,所有你想得出來的,一旦它們成為Underwood夫婦之間阻礙,或擋在他們的目標前,都會被推捷運車將要到達的軌道上!由於Adam理解力遲鈍,Claire乾脆跟他講白:『...那麼我會埋了你!』或許她不會讓Adam心中的童真枯萎死亡,但是小女孩絕對會去做她自己想要做的事

Meanwhile, Ayla continues to be an excellent journalist in unfortunate costumes (a tank top with armholes big enough to see half her bra? Come on now) and visits Tusk in St. Louis because she doesn’t feel like doing tabloid crap on the Underwoods’ front lawn. She’s onto something, and Tusk is rude and awful as usual, getting all up in her face, and trying to make her nervous by calling all reporters “parasites” and letting her know that “America can be just as dangerous as Tehran.”

於此同時,女記者Ayla繼續擔任一位優秀的記者,同時有著非常拙劣的穿著(一件背心上衣,那個袖孔大到可以從外面看見裡面半個胸罩?拜託好嗎)跑去聖路易斯拜訪Tusk,因為她認為之前在Underwood家前的草坪上所做的採訪,並不像是小報穿鑿附會的爆料。當她提到一些關鍵點時,Tusk一如以往的粗野無禮地稱呼這些記者都是一些寄生蟲,並且恐嚇她在美國,有時候跟德黑蘭一樣危險!

我們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美國媒體文化的多元性和蓬勃發展,讓人們除了在觀看影集的之外,在社群媒體中的另一項樂趣。
2)Afterbuzz影音頻道: 
這是另外的一種Recap的討論方式,影集播完立即做線上的Hangout(即時討論)這些孩子們聊得內容可以說是沒有什麼系統,倒是聊得非常起勁,好像在說他們周遭一些活生生的人物一樣!



3)Wikia網站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網站,感覺到美國人簡直是瘋了!在這個稱之為影音社區網站裡面,每一個影集中都有詳盡的介紹,包含劇中角色區分為:主要演員、常出現演員及不常出現演員,每一個演員都背景介紹、成長的心路歷程(乖乖!這些內容明明在劇中並沒有演...怎麼說的跟真的一樣?)在那一集中出現,劇中人物的個人資料,包含:教育程度、出生年月日、出生地、工作經驗,家庭成員等等,些內容寫的恐怕比你去找工作時所提供的履歷表內容還要詳盡,這...這可是個虛擬人物耶!
單開網頁時,呈現在我眼前的這些個人資料和記錄表格,讓我立刻聯想到美國NBA大聯盟中的所有比賽及表現記錄的統計資料,這套矩陣式、綿密的統計基本處理,正是美國描述任何事物的其中一種SOP,反正這些內容如果你都能編出來,演員要揣摩這個角色或許也比較容易想像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